![]() |
![]() |
《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課程設計 | |||||||||||||||||||||||||||||||||||||||||||||||||||||||||||||||||||||||||||||||||||||||||||||
作者: 來源: 日期:2022/3/1 9:27:24 人氣:2 | |||||||||||||||||||||||||||||||||||||||||||||||||||||||||||||||||||||||||||||||||||||||||||||
《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課程設計 茍曉蘭 學習目標 1. 用題目、目錄、小引、寫作背景、閱讀提示、旁批相結合的方法,讀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 2. 結合相關語段,分析魯迅與阿長、藤野先生和范愛龍等人的情感聯系,了解魯迅的成長經歷。 3.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構建的溫情世界,以及對人性真善美的探究。 閱讀指導 (一)基礎性閱讀(3課時) 1. 閱讀時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評價或疑難問題,用簡練的語言和相應的符號批注在書中的空白處。 2.列出書中作者回憶的人物,理清這些人物和作者的關系。 3.列出與這些人物相關聯的具體事情。 (二)檢視性閱讀(2課時) 1.概括出每一篇的主要內容。 2.請你為《朝花夕拾》里出現的主要人物設計一面照片墻,并給他們寫上介紹語。 2..結合文章人物與魯迅的關系,想想以怎樣的方式影響著魯迅。 (三)分析性閱讀(1課時) 朝花帶露夕拾香 ————童年的回憶,人性的贊歌 學習過程 導入:“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朝花夕拾 小引》)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他經過歲月的磨礪之后“從記憶里抄出來的?;脽粽故荆?/span>曬讀書批注,讀書卡。 一、拾“花”,整體感知。 1.齊讀“朝花夕拾”。從字面意思理解,是什么意思?當這個四字詞成了魯迅回憶性散文的題目時,“朝 花”“夕拾”指的又是什么呢?(早晨開的花,傍晚撿起來。是一個比喻,就是人生的中晚年回憶童年的事情) 2.魯迅夕拾,到底拾起了人生的哪些朝花呢? 打開目錄,我們共同去拾花。 (師生共讀目錄,生排上篇目)老師設計了一個表格,表格最后一行是本書的篇目,表格的第一列是作者的成長階段,請大家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用“點”標注篇目對應的成長階段,連點成線。
學生上前展示連線,并說理由?!豆?/span>·貓·鼠》,童年的記憶從動物開始;《二十四孝圖》,關于孝道,魯迅從小就要學的;《五猖會》,這樣的迎神賽會那時卻是魯迅兒時期盼的盛會;《無?!?,描述的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常形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生活、讀書的場所;《父親的病》,父親得病,少年魯迅在名醫、當鋪間奔走;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去日本求學遇到了《藤野先生》;回國后三年,范愛農去世,《范愛農》就是寫的這段時間。) 師 :這樣一看,有什么發現? (童年的作品多。篇目的順序基本上就是魯迅成長經歷。這10篇為魯迅先生對以往生活的回憶,是作者按照成長順序來進行整體構思和編排的。) 二、 賞“花”,聚焦探秘。 3.學生分組完成下列表格 師:(過渡)這些朝花一共有10 朵,每朵花都是獨立的散文。這十篇文章中寫了哪些人?(出現了六個比較豐滿的人物形象:長媽媽、壽鏡吾老先生、父親、藤野先生、衍太太、范愛農。)
(重點分析阿長、 藤野先生 ) 三、悟“花”,人性之美。 4.分析阿長、藤野先生總結出作者對人性的真善美的贊頌。 《朝花夕拾》是魯迅通過回憶兒時及青年時期所經歷過的生活創作的,以自我個人經歷反映社會現實,表達對故人的懷念和敬佩之情。阿長在《朝花夕拾》中占據的篇目極多,事實上,女工阿長之于魯迅的印痕卻是深刻、難忘的?!冻ㄏ?/span> 拾》的十篇文章中,除專寫阿長的《阿長與〈山海經〉》外,《貓·鼠·狗》《二十四孝圖》《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四篇文章,亦有涉及阿長的文字。阿長無疑是《朝花夕拾》,甚至是魯迅童年回憶的第一女主角。 長媽媽,一位十分淳樸、善良并且熱心的平凡勞動女性在魯迅幼年時期給了他極大地關愛,長媽媽的善良 以誠待人 自我犧牲精神 得到了作者深沉強烈的尊敬與懷念魯迅在回憶起長媽媽時無不贊嘆她身上所擁有的各種美好品質。 (補充資料)周君在小說里、或是對他的朋友,都把我稱為恩師,如果我能早些讀到他的這些作品就好了。聽說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聯系上的話,周君會該有多么歡喜啊。(摘自藤野嚴九郎《謹憶周樹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說)40年前,也就是魯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記者拿來了一張魯迅逝世時的一張照片給我叔父嚴九郎看,這時,我叔父才知道魯迅逝世的消息,當時,嚴九郎正襟危坐,把那張照片舉過頭頂,然后提筆寫了”謹記周樹人君“由此可見,藤野嚴九郎對魯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嚴九郎對魯迅的一生都有著重要影響,當時魯迅留學日本,魯迅在異國他鄉飽受欺凌,藤野先生能擺脫民族偏見對來自弱國的學生給予了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藤野先生的這種精神 在魯迅 的 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他贏得了作者深沉而 強烈的崇敬與懷念 魯迅就是這樣懷著真摯而深切的懷念之情為 我們畫出了一批人性善者的典型 他們善良 正直 剛正不阿 充分閃現出人類高尚品格的光輝。當然,魯迅在書中也批判了御用文人 庸醫 衍太太 受軍國主義影響的日本青年他以滿腔的憎恨和犀利的筆 剝去人性 惡者的假面 揭露他們害人的兇心。正是魯迅先生的對比,對他們的不同太度。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真善美的贊頌。人們常說大愛無言,《朝花夕拾》中所展現的真誠、寬容、善良、愛和犧牲卻用他無聲的語言構筑了有聲的美麗,不論是 長媽媽、活無常、抑或是藤野先生、范愛龍,他們心中都有他人的存在,這是他們對人的關懷對生命的慈悲。而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真、善、美的闡釋則是對善良人性的謳歌,對本真生命的禮贊。 5.認識魯迅。 (1)魯迅為什么要寫《朝花夕拾》呢? 寫作原由藏在“小引”里。魯迅 45歲時特別坎坷,從北京輾轉到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心情苦悶 ,于 是 在《小 引》里 說——— (出示,生讀。)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朝花夕拾》小引。 為什么苦悶?讀書中寫作背景。 他不愿意想到當前,只能借回憶舊時美好的事物,如一朵朵美麗的“朝花”,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絲安慰。正是因為這些才造就了充滿溫暖、不一樣的《朝花夕拾》。魯迅身為一名文學家,同許多文學家一樣,會帶著自己內心深處的鄉愁尋找心靈的棲息地,人生不都是只有理性的,魯迅先生也有溫情和感性的一面,回憶兒時, 懷念故鄉和故人,也懷念曾經的童真,《朝花夕拾》可以作為另 一類的精神家園,安放魯迅先生的種種情感,文字是文人訴說和表達心聲的載體,作者的精神狀態也是影響文字溫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不同的讀者對文本的解讀不一樣,還有很多其他看法,以后試著去探討。 (2)請學生談談對魯迅新的認識。 在 朝花夕拾中 有一位貫穿始終的人物 那就是作為敘事主體的 我 魯迅自己 他 是一位正直 善良 有明確的是非觀念 敢于直 面人生 勇于斗爭的猛士 【資料輔助】魯迅先生,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 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23 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吶喊》,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魯迅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 孺子?!?/span>(魯迅的《自嘲》)是魯迅一生的寫照。毛澤東曾評價魯迅, 是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作家郁達夫毫不猶豫地將魯迅稱為最能代表時代的作家。 3.小結: 總結:能在看上去離我們遙遠的作品中汲取到教益,有所收獲,這就是名著的價值,這也恰恰是魯迅先生希望看到的。其實書中還有許多今天我們不曾讀到的內容。也許,這本書永遠也讀不完, 因為它常讀常新。 學生齊讀:一個人一旦與好書結緣,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類,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凈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成情趣高雅而趨避凡俗?;虿?,或溫情,或抗爭,大抵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著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人。 希望大家在最美好的年華里,多讀書,讀經典書。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 四、作業 我代魯迅寫感言——獻給《朝花夕拾》中我愛的或我憎的那些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