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高2020級12月月考 思 想 政 治 試 題 |
作者: 來源: 日期:2022/2/28 9:37:35 人氣:1 |
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高2020級12月月考 思 想 政 治試 題 (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24×2=48分,以下每道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要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做出選擇。) 1.“合作共贏”的主張是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的“貴和”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昂蜑橘F”的傳統思想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響。這主要說明( ) A.文化決定人們的生活方式 B.文化對人的影響深遠持久 C.文化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 D.文化決定人們的世界觀 2.“歐洲文化遺產日”活動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法國最早設立,定位為全民共享法蘭西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節日。如今,文化遺產日已經成為整個歐洲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活動期間有五十多個歐洲國家向公眾開放大量歷史性建筑,讓世界各地的民眾聚焦歐洲,感受文化傳承。之所以這樣做是基于( ) A. 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 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C. 保護文化遺產,能夠增強民族優越感D. 保護文化遺產,必將促進民族文化發展 3.《富貴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同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 ①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 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 A.① 4、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是基于抗戰紀念設施、遺址( ) ① 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為人類所特有② 可以為人們更好地緬懷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質載體 ③ 可以教育民眾銘記近代屈辱歷史,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④ 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與品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泵珴蓶|同志于1958年就提出這樣的論斷。的確,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豐富完善,在世界醫藥學中無與倫比,也是我國最有原創優勢、最有希望取得世界級成果的科技領域。這表明( ) ①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② 中華文化自古至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③ 中醫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體現之一④ 中醫文化在展示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20年中國西藏雅礱文化節期間,山南著力打造和推出大型原創民族歌舞劇《雅魯藏布》、原生態藏戲演出、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等一系列活動,讓來自全世界的賓客在雅礱大地盡情狂歡,體驗藏民族文化的獨特韻味,感受中華文化的民族風情。下列對藏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關系理解正確的是( ) ① 藏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個性特征② 藏民族文化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③ 藏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④ 藏民族文化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今天的重陽節,除了是傳統佳節,還被賦予了敬老、愛老等新的含義。“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我國政府于1989年將農歷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下列觀點與材料意思不一致的是( ) A. 文化具有繼承性和時代性 B. 慶祝民族節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C.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D. 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夠因時而變 8.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 ① 文化生產應該面向市場,迎合人們的需求② 文藝工作者在創作中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③ 國家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絕不能放任自流④ 文化企業應將經濟效益作為首要目標,兼顧社會效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 《意見》中強調要把各種文藝惠民措施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組織實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程,發揮農家書屋、社區書屋效用,落實鄉鎮文化站職能?!兑庖姟纷钪苯觽鬟f出的信息是( ) A.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豐富其文化生活B.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C. 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導向和示范作用D. 擴大群眾的文化權益,讓群眾共享文化成果 10.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上新”,再揭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500余件重要文物在新發現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中被出土。這些考古新發現有利于() ①研究中華文明演進過程,厚植文化底蘊②領略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 ③賦予傳統文化全新內涵,注入時代精神④推動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彰顯其優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經濟學家馮?丹因認為,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依據對其理論的理解,你認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傳導順序為 ①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來越突出 ③資本涌人,推動了文化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④生產發展壯大,文化領域出現新的產業或部門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12.《詩經?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爸啬休p女”本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意識,但直至今日,這種思想依然在一些人的頭腦中。這說明 ①文化的發展總是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②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并不完全 ③文化可以脫離經濟、政治而獨立存在④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 如圖,一張紙上畫了一只雞、一頭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這三樣東西分成兩組,你會怎么分呢?實驗表明,美國孩子喜歡把雞和牛分在一組,中國孩子則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組。心理學家認為,美國人善于分析不同物質各自的特征,牛和雞 A. 文化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的交往方式 B. 文化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的價值選擇 C. 文化的差異帶來生活方式的差異 D. 文化的差異帶來思維方式的差異 14. 2021年上映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型電視劇《覺醒年代》,立足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獲得觀眾的廣泛好評。這啟示我們() ①立足社會實踐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支撐文化創新的強大基因 ③文藝創作必須著眼于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文藝創作要堅持以主旋律和多元化思想為指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是國家精心打造的慰僑文化品牌,力求為海外僑胞送去充滿中華傳統魅力的文化盛宴。連續九年春節在巴黎、悉尼、洛杉磯等多國多地開展慰僑訪演。這一被譽為“海外春晚”的文化品牌,深得華僑華人的期待和眷戀,其原因在于 ①傳播了中華文化并增強了中華的國際影響力②中華文化厚重的底蘊激發了海外僑胞的文化歸屬感 ③各民族文化間的差異讓世界文化更加絢麗繽紛④ 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著名畫家何家英在講述自己的藝術之路時說:要用腳和心感受生活。他曾多次深入農村積累素材,土地里農民勞作時的艱辛的“脊背”形象令他震撼,名畫《山地》由此而成。下列與其創作手法相一致的是 ①玄幻網絡小說《武動乾坤》確定將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搬上熒屏 ②中國文聯20多位知名藝 ③書法家孫伯翔長期深入傳統,涉獵唐楷,深入北碑,創作方面獨樹一幟 ④“走情走心走人物的好戲”——滬劇<挑山女人》改編自一位女挑夫的真實故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從個人到國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紐帶。“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價值追求。在今天,重視家風建設,是因為() ①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③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④家庭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許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中國商品遍及全球市場,應讓中國商品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良好載體,要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體現中國文化創意。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給子經濟以重大影響②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③借助經濟活動,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④商貿活動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9.“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晏子春秋》),“樂民之樂者,民亦;憂民之憂者,民其憂?!保ā睹献?梁惠王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這些經典著作中的“憂國憂民”情懷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這表明 ①民族精神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之中②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延續至今 ③民族精神是優秀民族文化的結晶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年奧會,其標識以中國書法“冬”學為主體,將抽象的滑道、冰地運動形態與書法巧妙結合,人書體,天人合,標識下方則是國際奧委會的五環標識。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創新要博采眾長,全面吸收外國文化成果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以傳授和發展 ③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④文化創新既要維承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隨著電視劇《瑯琊榜》的熱播,蘇魯皖三地為爭搶“瑯琊”的所有權而大展拳腳,安徽滁州更 ①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蘊和知名度,促進旅游發展 ②擴大文化的傳播,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③忽視了自身文化遺產的真正價值,顯示文化浮躁心理 ④文化市場具有自發性,爭奪地名實質是爭搶經濟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是因為() ①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②弘揚傳統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 ③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 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于“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這啟示我們 ①文化發展繁榮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②要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外來文化的影響 ③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④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人類共同面對的巨大危機前,西方一些政客出于意識形態偏見,將戰疫斗爭中體現出的中國制度和治理優勢歪曲成專制集權、威權主義、侵犯“自由、民主、人權”,拋出“中國陰謀論”“中國責任論”等“中國威脅論”的新版本。為此,我國應該() ①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正確方向,毫不動搖地堅定道路自信 ②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反對文化多元化 ③提升“講好中國故事”能力,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認同 ④向世界廣泛輸出和推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模式與核心價值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Ⅱ卷(第25—28題,總分:52分) 25.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萍际菄?,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設計、新戰略: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布局。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重視科技創新對推動中國夢實現的價值。(12分) 26.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文化含量最重的,能完整體現華夏民族特有的“血親團圓、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宿愿的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樣性”和“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解析中秋節的文化意義。 (12分) 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革命是一部壯美的史詩,秋收起義是其中激越的篇章,文家市會師制定與實施的轉兵決策,是中國革命的“光輝起點”。 近年來,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重要指示精神,挖掘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秋收起義會師紀念館為中心,打造紅色研學、紅色旅游為一體的特色小鎮。走進歷史陳列館,一件件物品、一張張老照片、一幅幅路線圖讓學生們駐足沉思。紀念館借助聲光電、場景復原、電子沙盤等技術和形式真實再現秋收起義場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英勇作戰的畫面仿佛歷歷在目,讓青少年接受了偉大革命精神的滋養和洗禮。如今,秋收起義會師紀念館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要對青少年紅色文化的宣傳和教育。(12分) (2)巴中市是革命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請你為加強對青少年紅色文化教育提兩條建議。(4分) 28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該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做法對其他地區啟示。(12分) |